近些年,越來越多的人受到便秘和肥胖的困擾。其實這些癥狀根源大多來自飲食和生活習慣,但大家卻更多的寄托于一些商家所宣傳的排腸毒的潤腸產品上。諸如“治便秘,就喝排毒茶”“想瘦身,就喝排毒茶”此類的宣傳語逐漸成為消費者的選擇,而經過一段時間的服用后,非但沒有成功減重反而產生依賴加重便秘,不得不到醫(yī)院診斷后被告知:結腸黑變病,結果悔不當初!
那么,什么是結腸黑變病
現(xiàn)在普遍認為這種疾病是一種良性可逆的非炎癥性腸道黏膜病變,往往發(fā)病率低。但是近年來有明顯上升的趨勢,這和腸道通便、減肥等產品增多有很大的關系。而結腸黑變病的癥狀和體征往往無特異性,表現(xiàn)可能每個人不同。常見的臨床表現(xiàn)有:便秘、腹瀉、腹痛、肛門墜脹、腹脹、低血鈉/鉀/鈣等等。
還有一些文獻報道,大腸黑變病是大腸癌的一種危險因素,因此還是需要大家多多注意!
結腸黑變病的發(fā)病原因
而常見的蒽醌類瀉藥主要存在于:大黃、麥冬、番瀉葉、蘆薈等藥物中。市面上大多數宣傳的排毒或瀉藥產品均含有上述成分。長期服用,便會導致結腸黑色素顆粒沉積于腸黏膜固有層,形成結腸黑變病。
除此之外,以下因素也可能導致結腸黑變病。
慢性便秘 ?糞便在腸道內長時間堆積,腸道吸收腸道菌群合成的色素顆粒導致
金屬元素 ?有研究表示一些金屬元素和礦物質攝入也會導致結腸黑變病
疾病因素 ?一些慢性炎癥性腸病、潰瘍性結腸炎和慢性腹瀉也可能導致結腸黑變病
便秘人群常見的用藥選擇與危害
而長期使用瀉藥來緩解便秘的朋友也是易患病人群,首先一起來了解一下常見瀉藥的種類及危害吧吧。
這類藥物作用于腸神經末梢,通過釋放運動神經遞質作用于腸道平滑肌從而刺激腸道蠕動。服用后可能會產生腹痛、水電解質紊亂等不良反應,酚酞片、大黃、番瀉葉、蘆薈等均屬于此類瀉藥,同時包含這些成分的排毒、減肥產品也具有相似類似反應。需要注意的是刺激性瀉藥如果經常使用。直腸被刺激次數越多它的敏感性就越差,一旦適應了該藥物將不再有反應。
硫酸鎂、氧化鎂、乳果糖、山梨醇等都是該類型藥物。不良反應則是可引起電解質紊亂如高鎂、高鉀、高鈉血癥及低鈣血癥乳果糖類劑量過大可引起腹瀉。
這個就比較容易理解了,這類型藥物是通過局部潤滑并軟化糞便而發(fā)揮作用。常見的如開塞露(甘油)、液體石蠟等。長期使用會喪失自主排便功能,影響生活質量。
而很多便秘朋友選擇藥物往往都是自行去藥店購買,可能并未經過專業(yè)藥師指導使用存在長期不規(guī)范使用,而這類型產品長期濫用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嚴重的危害。
如何安全有效得治療便秘
那么如何選擇一款優(yōu)質的益生菌呢。
多個機構發(fā)布的益生菌指南、共識及文獻證據,建議考慮以下5方面:
菌株活性
菌株活性是益生菌產品所必需的最低標準,死菌、微生物產物或組成部分均不能被歸為“益生菌”的概念范疇,更不能發(fā)揮益生菌的作用。同時,采用冷凍干燥技術的產品可更好的在長時間內保持益生菌活力,安全可靠
菌株數量
菌株從口腔到腸道需抵御唾液、胃酸、消化腺分泌物等的侵蝕,大量消耗,存活率大致為1-10%,因此補充足夠數量的益生菌才能保證更多數量的菌到達結腸。同時也有有文獻報道,高菌量較低菌量能更好的防治一些疾病。多國權威機構發(fā)布的益生菌指南中也建議:為了更有效的腸道定植,每日每個菌株服用活菌數量應大于109cfu。
菌株多樣性
單一菌株益生菌的功能有限,并且較易產生耐藥性,多菌種\多菌株益生菌可以發(fā)揮各自的優(yōu)勢,能夠引發(fā)“協(xié)同效應”,生存能力更強,也能在腸道中形成微生態(tài)小生境,從而共同抵御致病菌的定植。
菌株安全性
益生菌產品菌株應無致病性,無毒性作用。同時我們也可以參照食品可參考衛(wèi)生部辦公廳發(fā)布的《可用于食品的菌種名單》進行益生菌產品的選擇。
臨床驗證
WGO,F(xiàn)AO,F(xiàn)DA等多個權威機構發(fā)布的益生菌指南均提出:臨床驗證是檢驗益生菌產品功能的必須標準。優(yōu)先選擇具備臨床驗證的產品,保證安全和效果。
最后,在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,減肥、緩解便秘一定不能完全依賴保健品和藥物,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才是健康的根源。